“企業培訓一名員工,政府給予一年補助400元。”晉江市政府的做法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。記者從市經貿委獲悉,今年我市力推搭建管理服務平臺,扶持中介機構服務企業改善各個環節,提升中小企業的綜合實力。
培訓咨詢政府拉一把
“去年,引進一家管理咨詢公司花16萬元給員工培訓,效果還不錯。”座談會上,新宇拉鏈織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施明麗坦率地說,經營企業20多年,最大的感受就是企業員工和企業主的自身素質需要不斷提高。
“今年推動企業管理創新的主題是扶持管理創新服務平臺建設。”泉州市經貿委副主任蘇煌輝告訴記者,在今年一系列企業管理創新活動計劃中,由政府買單,將舉辦六期企業精細化管理培訓,并組織企業管理專家顧問團對成長型企業進行“義診”,同時給專項補貼。
創新提升 協會助一力
“創新和提升核心競爭力,是解決中小企業所面臨的諸多問題的關鍵所在。”愛登堡服飾董事長田啟明的發言,引起與會人員共鳴。該企業投入千萬元巨資,攜手一家信息機構建設標準化管理體系,打造快速反應供應鏈,節省了大量的人力、財力和物力。
“生產型的中小企業不能‘五臟俱全’,否則將難以承擔。”在石獅服裝公會任副會長的田啟明建議政府多扶持專業機構,幫助中小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和節約開支。“可以引導協會平臺來運作”。
管理外包 專家“插一手”
一種由中國臺灣、韓國等高管團隊全程打理生產運營的新型模式已經悄然“露頭”。“近兩年大陸企業積極轉型,但是由于中高層管理人才不足,它們紛紛把營運計劃、行銷、管理等外包給臺灣經營團隊。”泉州臺資企業協會人士介紹說,還有一些經營團隊以顧問方式承包祖國大陸企業的整體經營,在合約期內完全由他們進行企業營運規劃設計。
坦誠相見 因為都愛泉州
一場座談會,“不痛不癢”、“舉手投降”、“踹屁股還是踹腰”等形象字眼不斷,拉近了黨政干部與中小企業主的距離,也讓政企雙方“面對面”交流變得極為輕松。正是這種氣氛,激發與會者暢所欲言。
不回避困難,政企坦誠相見,共商破題之道。畝產稅收超百萬元的好項目要擴產,用地怎么辦?加快工業園區建設,當場協調確保優先供地。如何破解企業用工瓶頸?以更大的魄力加快城市建設步伐,醞釀出臺戶籍、住房、教育等相關優惠政策,吸納更多的優秀外來員工,多方攜手。
無論是來自哪個產業領域,無論企業在各自行業中居何地位,發言代表并沒有將視野局限于單個企業,而是從行業、區域大的視角著眼,為區域經濟發展、為泉州城市建設建言獻策。少了一些抱怨,多了一份期待,企業代表的每一句發言,都充滿著“愛泉州”的氣息,表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,從中能感受到一種為泉州出力的強烈脈動。